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四十六章

關燈
◎。◎

開個好頭很重要。

朱元璋不能更清晰地認識到這點。

那本《皇明祖訓》燒得及時, 是把他過往的極度保守給焚毀成灰。

“咕咕說得好。大明之亡,人禍多於天災,是從開頭就錯了。”

當下, 朱元璋主動表態, 是為給今日的觀影者們壯壯膽。

他以前殺的臣子太多了, 如今朝臣失了敢於針砭時弊的膽氣, 但銳意改革最需要正是逆流而行。

“朕老了,沒幾年能活了,這是事實。”

朱元璋說, “亡羊補牢,為時未晚。讓大明從一開頭就走上敢於創新變革的路,是朕死之前的最後心願。願諸位協理幫扶, 助朕達成心願。我們先看評論。”

評論區總能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或有價值的建議。

『評論:

△吃貨力量大:我來補充一下,美洲三兄弟被哥倫布帶回歐洲後的待遇, 其實一開始也沒好到哪裏去。

番薯, 歐洲從頭到尾都沒把它當做主流食物。一方面因為氣溫,歐洲多地的氣溫偏低, 而番薯喜溫怕寒。

真不是地圖炮, 歐洲和我們比, 真是缺少了一些種植技能在身上的。我國清朝解決番薯越冬困難, 歐洲沒去解決問題。

後來餓得實在有需要了,退了一步大面積種土豆, 因為它好種。

再說番薯的口感不符合歐洲人的喜好。其實歐洲在某些方面很保守, 以前一直吃的是小麥, 沒有食用塊根類食物的習慣。不合胃口就不吃, 這種理由哪裏都適用。

類推到土豆, 它一開始也被狠狠歧視, 叫它“惡魔的植物”。

雖然近代自然科學體系產生於歐洲,但那裏也是迷信思潮狂湧的地方。

因為土豆長在地下,看不清生長過程,與傳統的蔬菜生長方式不一樣,它就被打上邪惡有毒的標簽。被扣上惡魔的帽子有多慘,參考獵巫事件就更懂土豆在食材界的地位了。

有時候覺得真的很諷刺,歐洲貴族們一邊說土豆邪惡不能吃,但另一邊喜歡土豆開的花。馬鈴薯花風靡許久,是珍貴觀賞類花卉。

土豆上餐桌還要到十七世紀,農民發現它長得快且很管飽,同時還能逃過官方征稅。當時,大災荒與戰亂反反覆覆出現。窮人實在餓狠了,哪管食物邪惡不邪惡,先吃了再說。

等到十八世紀,普魯士(德國前身)國王腓特烈二世是歐洲第一個主動推廣土豆的君主,上流社會才開始正眼看土豆。

當時在打七年戰爭。

法國的藥劑師帕門蒂爾所屬軍隊被普魯士俘虜,他在監牢裏被關了三年。吃的牢飯是大雜燴湯,食材包括土豆,發現它很管飽。等被放回法國後,他就開始推廣種植土豆。

那個時候,路易十六放開糧價,不讓政府管控了。面粉價格飆漲,多地發生大騷亂。帕門蒂爾抓住機會,游說用高產土豆補足小麥短缺以而結束騷亂。

為了快速打消人們對土豆的迷信厭惡,搞了一出越禁越愛。

讓路易十六在巴黎近郊劃出試驗田,且立牌子說這是皇家作物,偷盜者將被嚴懲。

越禁越偷,附近居民好奇去偷嘗。皇家實驗與民間風起,土豆就在法國漸漸推廣開來。

然後,人們發現土豆可以有很多種烹飪方式,吃它的方法不少,慢慢地成了歐洲主食之一。

至於玉米,不像土豆故事那樣先抑後揚。

十六世紀進入歐洲就開始種植,但一直都沒有登上主流餐桌。發展到今天,只有意大利北部與羅馬尼亞將玉米粉做成主食吃。

歐洲人曾經給玉米起綽號,叫它“土耳其小麥/玉米”,就知道它的二級谷物地位了。

說這些不是比爛,就是擺出些實例,當年歐洲各國沒比大明聰慧開明多少。船小好掉頭,船大好頂浪。兩邊體制不一樣,改革時大有大的難處。

布偶貓神保佑:十九世紀中期的愛爾蘭大/饑/荒,死了一百萬人,大家知道嗎?

1801年,愛爾蘭是並入過英國的。1845年開始,愛爾蘭餐桌上的主食土豆暴發了傳染病,全境陷入糧食危機。

先說英國攪屎棍一直不做人。不僅沒給愛爾蘭救災物資,而且還把愛爾蘭境內的其他谷物口糧都出口到英格蘭,完全不給人活路。兩邊的血仇就這樣結下了。

再說土豆種植,愛爾蘭在種土豆的規劃上很有問題。品種太單一,整個農耕生態系統很脆弱,致病疫黴一來就全線崩潰。

如果多個品種土豆種植,或者與其他植物輪作換茬,防抗病性就會變強。

我覺得咱們老祖宗在這方面很有智慧,農耕輪作體系一代代更新下來,無意識間搞得很科學。

杠精小號:所以說中國人有種田血脈天賦真不是吹的。把月球土壤帶回來後,很多人下意識問能不能種菜。

(回覆88)』

鏡前,眾人正速記著土豆等種植註意事項,被後一句“月球土壤”給驚到了。飛天登月,居然真的不再是神話傳說,這發展速度難以想象。

下一段評論又讓他們懷疑人生了。不只是未來難測,對過去也了解不充分。

『△懷念羊肉泡饃的第N天:魔鬼在細節中,你們都在說作物三兄弟,誰註意到了咕咕畫的哥倫布航線圖?裏面有個奇怪點。

再買皮膚就砍手:發現了,土澳大陸板塊上不只畫了袋鼠、考拉、巨型蟲蛇,而且還有一個標識——[汪?]

這是不是指土澳淪為英美走狗在汪汪叫?說錯了,不是淪為,它從一開始就是英國犯人的流放地。

我的精神還正常:看法不一樣,如果是狗吠應該是[汪!],而不是跟著[?]。

這個“汪”,指的可能是“汪大淵”。元朝的民間航海家,坐商船去過很多地方,寫了《島夷志略》。途徑印度洋各國、北非、阿拉伯地區、地中海、紅海等等地區。

有學者認為他也去過澳大利亞。

嚴謹點說是南方大陸,土澳的名稱是很後來才有的。在書裏,他稱呼這塊地方為羅娑斯,而且把如今的達爾文港區域叫做麻那裏。

有關汪大淵是不是土澳最早發現者,這點沒得到東西學界共識認同,所以咕咕才在“汪”字後面加了一個問號。

從地理位置上,澳洲離亞洲近,被元朝先發現很合邏輯。之所以沒有詳細記錄,可能澳洲地形相關。

從東南亞去澳洲,先會到達它的北部。北部是大面積幹旱與沙漠地區,沒啥好看的,當時也找不到經濟效益。

澳洲適宜居住地域多在東南角。

歐洲搞地理發現,是從美洲出發渡過太平洋,登陸澳洲的地點在東岸。那裏是適宜居住的地方,也就有了深入殖民。

地理環境的先天影響在這裏體現得很充分。

(回覆43)』

元朝時期真有人發現南方大陸了嗎

朱元璋忍住此問,先把最後一段評論看完。

『△吐槽專用馬甲:司馬遷說得對,“天與弗取,反受其咎”。這話過了一千六百多年,放在明朝身上也非常合適。

養豬大戶:請咕咕多說些食物相關內容。美食大國的食物歷史肯定有不少趣聞。

再加班就回去繼承王位:美洲作物不只流量最高的三兄弟,還有很多其他作物。食辣星人提名講一講辣椒。

(回覆99+)』

至此評論結束,水鏡顯出了保存視頻的可選擇清單界面。

這次,朱元璋仍舊沒有選擇保存。

盡管本集出現了世界地圖,但那張圖太簡略了。如今總覺得下一集視頻的內容會更好,更值得反覆觀影。

何況現在有暫停功能,可以讓一群人趕來觀影進行輔助記錄,他也就不著急選擇保存哪集視頻。

等水鏡消散後,向眾人先拋出一問。

“朕沒聽過汪大淵。老四,你呢?”

朱元璋先點名朱棣。在獲知永樂帝下西洋之舉後,老四想必會行動起來做點什麽。

“兒臣略聞一二。”

朱棣獲知歷史進程後,確實有了一番調查。

如今,鄭和下西洋還沒發生,不代表無從了解相關情況。

假設朝廷要派船隊出航,不可能一拍腦袋就走,必是要做前期準備,從宋元時期的航海文獻裏找參考資料。

朱棣以此為切入點派人搞起了相關搜索,《島夷志略》進入他的視野範圍內,還對此書作者汪大淵做了相關調查。

“汪大淵生於八十二年前的元武宗至大四年,江西南昌人,家在贛江與撫河交匯的施堯村。自唐代以來,因地處水路網上,施堯村一帶是有名的造船基地,商賈雲集。

汪大淵在此環境中長大,而元朝漢人要入仕參政不易。汪家小有餘財,汪大淵不滿二十歲就去了當時最大最繁華的港口泉州港。隨著民間商船開始了第一次遠航路。”

為什麽說“當時”?

因為從洪武初年封了太倉市舶司後,朱元璋在洪武七年把泉州、明州、廣州三市舶司也給關了。如今沿海的全部市舶司都已經關閉,港口上再也沒有合法的民間商船。

朱棣顯然不認同父皇此舉。

這會看似就事論事地敘述,實則是暗暗紮一下朱元璋,開港一事也要盡快提上日程。

他繼續說:“汪大淵第一次出航走了五年。回來休息兩三年,第二次出航又走了兩年。兒臣尚未來得及讀全《島夷志略》,只翻了一兩章,還沒看到描寫南方大陸的篇章,無從推斷汪大淵發現澳洲是真是假。

不過,兒臣能肯定這書寫得不錯。對海外諸國的地貌物產、風土人情與航線風險等都有涉及,是吾等出海的必備參考。遺憾的是汪大淵已經不在人世,其後人暫未表現出相似的航海熱情或喜好。”

「暫未」,這個詞就很微妙。

汪大淵成為民間航海家,是元朝的環境給了他可能性。

如今,他的後人沒有去闖蕩大海的夢想,因為過去幾十年的明朝環境沒給其出海的可能性。

一旦大環境變化,說不定就會有後輩血脈覺醒,效仿先祖了。

朱元璋深深瞧了朱棣一眼。反正大夥很快就要過上加班加點的好日子了。又問其他人,“你們呢?對今日影像有何感想?”

作者有話說:

【小貼士】鄭和下西洋船隊,在出發前必是看過汪大淵的書籍。

其副手馬歡感慨:“其天時、氣候、地理、人物,目擊而身履之,然後知《島夷志》所著者不誣。”

——

本章美洲作物的歐洲種植歷史,參考《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作物》,【日】酒井仲雄·著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